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260,藩镇始乱(2/3)

260,藩镇始乱(2/3)

上一页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山一带)节度使周智光凭借地利之便随意截留其他地方送往长安的贡品。这种行为形同造反。但唐代宗畏惧他手里有数万军队,一直不敢追究。

后来陕州的监军张志斌回京路过华洲。周智光设宴款待他。在酒席上,张志斌酒后失言批评周智光约束部下不力。周智光一怒之下杀了张志斌。

周智光擅杀朝廷大臣,这是大罪。唐代宗仍寄希望于安抚,封周智光为检校[jio]左仆射,让他进京为官。

这个职务跟宰相一个级别,但没有实权。唐代宗想以明升暗降之策削去周智光的兵权。

周智光对唐代宗没有封他做宰相表示不满,扬言华州离长安只有180里,我一伸脚就能把长安踢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别人做不到,我能。

周智光的存在对长安构成直接威胁。唐代宗安抚起不到作用,只好秘密召回镇守边关的郭子仪前去讨伐。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也奉命出兵助战。

郭子仪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周智光的部下不想跟随周智光对抗朝廷,杀了周智光投降郭子仪。

唐代宗惩办周智光有杀鸡儆猴的意思。但这种威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只能吓唬一下实力不济的藩镇。实力强的藩镇,比如河北四镇根本不怕唐代宗动粗。

河北四镇各个镇拥兵数万。他们不向朝廷上缴赋税,利用赋税招兵买马,加固城池。他们在各自扩充实力的同时还结成同盟,并且通过联姻跟周边藩镇李正己、梁崇义结成二级同盟。唐代宗讨伐其中一个可能招来四个甚至六个藩镇的联合反扑。跟他们动武,一个郭子仪不够,必须调动全国的藩镇军队,那无异于让安史之乱重演。唐代宗轻易不敢动这念头。

但是唐代宗对藩镇的姑息使藩镇独立倾向越来越严重。他最后能调动的节度使只剩下郭子仪和一些实力不济的小节度使。

郭子仪对朝廷始终是忠心耿耿。当然,唐代宗对郭子仪也是极力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跟郭子仪结为亲家。

有一出戏叫《打金枝》,说的就是郭暧和公主小两口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小两口吵架,郭暧在气头上说了过头话,还动手打了公主。公主是金枝玉叶,哪受过这待遇,一赌气跑回了娘家。不过了,离婚!

公主向皇父告状:驸马说他们老郭家不稀罕做皇帝,要不然的话,天下早就不姓李了。

唐代宗对闺女说:人家说的是真事啊。

郭子仪回家得知儿子打了公主,还说了大逆不道的话,吓得魂不附体。这是灭门大罪啊,判你个谋反一点都不怨。

郭子仪立即把儿子绑了,入宫负薪请罪。唐代宗非常宽厚,对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做阿翁”。做家长的有时候就得装聋装傻。孩子之间拌嘴,家长不能太较真。

唐代宗好言相劝,让小两口和好如初。

郭子仪对唐代宗也是知恩图报。他常年驻守泾州(甘肃泾县),力保长安无虞。吐蕃连年进犯都被郭子仪击退。只不过郭子仪兵力不足,少时3万,多时5万,而吐蕃动辄十万、二十万,郭子仪能守住已经很了不起了,根本无力反攻。

所幸回纥人这些年比较安静。如果回纥人再打过来,郭子仪左支右绌肯定无法应付。

不过回纥也不是省油的灯。回纥人借卖马之名敲诈中原。他们把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的马都赶到中原,强迫唐朝高价收购。好马的正常价格35匹绢一匹。回纥卖40,还不准还价。唐朝不敢得罪回纥,只得忍气吞声当冤大头。

唐代宗对内对外都采取绥靖政策,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这种态度可能与其信佛有关。

唐代宗最早信奉道教,后来受宰相王缙、元载等人的影响开始信佛。佛系的唐代宗逆来顺受,能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