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40章 学科改革(3/3)

第440章 学科改革(3/3)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学工业,预备作技师。学法律,预备考法官,或当律师。学医学,预备行医。只从狭义去做,不问深的理由。”

他进一步说“中国固然要有好的技师、医生、法官、律师等等,但要在中国养成许多好的技师、医生等,必须有熟练技能而又深通学理的人回去经营,不是依样画葫芦的留学生做得到的。……要是但知练习技术,不去研究学术;或一国之中,练习技术的人虽多,研究科学的人很少,那技术也是无源之水,不能会通改进,发展终属有限。”

简单总结蔡元培的观点,就是既要研究西方的“术”,也要研究西方的“道”,研究西方发达科学背后的人文思想方面因素,而不是仅仅把西方人的一些先进技术学到手,就大功告成,富国强民就指日可待。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蔡元培作为受过最传统中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何以身体力行地做出一些在当时的守旧派看来是惊世骇俗之举。是的,蔡元培要学西方,他就要学到骨子里,而不仅仅是流于泛泛,他要革新中国传统的,是不合时宜的部分,而并非全盘否定、毫无坚持。

当时很多人都高喊教育救国,蔡元培的教育救国论和别人不一样。他在德国莱比锡待了年,在柏林待了年,了解德国近代史,了解大学在德国崛起中的作用。所以他的教育救国后来更具体为学术救国。和他从小一块玩大的好哥们吴稚晖说,对蔡元培来说,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

而如果学科设置不突出重点,学校没有自己的学术优势,如何能培养出高端人才。

蔡元培希望培养的学者,不仅具学识,尤当有修为。

年,蔡元培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