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37章 大师云集(3/3)

第437章 大师云集(3/3)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学界的顶尖人物。

在延揽人才上蔡元培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最著名的例证是年轻的学者梁漱溟。

那时,梁漱溟是通过范源濂的引荐,慕名来访谒蔡元培。他拿出自己的《究元决疑论》一文,求教于蔡元培。这篇文章蔡从《东方杂志》上已经读到过,作者对佛学的造诣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梁漱溟既没有出国留学镀金的经历,也没有国内的大学文凭,但他钻研学术、富有创见的精神,让蔡元培感到这个人是个人才。于是,时年仅岁的梁漱溟被蔡元培招入北京大学,并给予他讲师的职称。

当梁漱溟后来成为一代大师——新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时,他总是不忘强调是当年的蔡元培和北京大学栽培了他。bspbsp

由于蔡元培在用人上打破了资历限制,这一时期北大的教师队伍迅速实现了年轻化。据年的统计,这时的北大教授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其中不少只有二十六七岁,这在中外大学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要想让北大变成真正治学的场所,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而这些名家也没有辜负蔡元培和北大,在此以辛勤汗水与毕生所学,耕耘北大的学术沃土。

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quot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蔡先生为北大招聘了一大批响当当的大师级的教授,形成了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

蔡元培还毫不留情面地辞退不称职的教员。英文系的青年教员徐佩铣被人称为“探艳团长”,个人品质下流,即被蔡元培开除出校。继而蔡元培又顶住压力把一批不称职的外籍教员裁撤出校,即使此举引来当时英国驻华使的蛮横干涉,也毫不退让。

这一时期,还有个插曲。一天,一个湖南来的年轻学生模样的人,经人介绍找到蔡元培,请他给找个校工之类的工作,以解决在京的生活费用。

蔡元培从来人的谈吐中,马上看出这是个可造之才。没有安排这人去作校工,而是和时任学校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商量后,在北大图书馆给安排了图书助理员工作。

这个人就是后来对改写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润之先生。能够在北大接触到各种新思想,能够读到大量的书籍,对润之先生的后来人生很重要。虽然,直到中国的红军完成长征后,润之先生提及他在北大的经历还愤愤不平。

他对到延安采访的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回忆道“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去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那些个学者教授们,未必给润之先生留下多好的印象,但对于蔡元培的帮助,润之先生一直是牢记在心的。对蔡元培的人品和学识,润之先生也一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这个小插曲中,我们不能不佩服蔡元培看人的眼光。??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