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八仙,白骨,刀 > 六十一,太蓬派(2/3)

六十一,太蓬派(2/3)

上一页八仙,白骨,刀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而神秘的色彩。

极目远眺,太蓬十二峰历历在目。从东门沿石梯小道拾级而上,“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迎面而立。于此可闻松涛,可揽松影,回廊曲径,洞府迭出。千佛岩为唐代中期镌刻的密宗摩崖造像,雕刻技艺精湛,佛像排列整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透明岩,孔穴相连,故又称“穿岩洞”,又因隋代尔朱真人在此栖身,修道炼丹,又谓“栖身岩”。秀士岩,即读书洞,乃李特幼时读书处,俗名“天子读书台”,洞中有石床、石桌凳,环境悠然。经透明岩向东行,是十二真人成仙之处,周成王时葛由等十二人在此飞升,留下了“飞仙桥”的胜迹。透明岩以西数里,有一舍猁塔,为景福寺方丈慧性智公墓地,建于清咸丰四年,七级六方的石塔上刻有二十七幅浮雕,有手持吉祥果的沙弥,有打“莲花落”的艺人,有飞禽走兽,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太蓬山在朗池县城以北,走马岭在县城以南。两山相距几十里,同样是高耸入云的大山。

朗池县自宋朝以来,就是闻名天下的进士之乡。仅宋朝就有二十五人中进士,素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说。

在朗池县,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晨间,总能听见儿郎们郎朗的读书声。傍晚,窗户上亮着油灯,家家户户都能看见在窗前苦读的寒窗学子。就是那些坐在牛背上的牛郎们,手里拿的不是笛子,而是书。走在路上的小孩子们,口里唱的不是儿歌,而是背书的声音。正因为有这些学子们的努力,才造就了闻名天下的进士之乡朗池。

在吴家村南,韩湘搭了一间茅屋,母子俩就居住在这间茅屋里。他白天帮吴家大地主吴成家做短工,晚上一回到茅屋,他就开始想冰冰了。想冰冰的笑,想冰冰的声音,想冰冰的一切。常常,坐在黑暗里整夜整夜的想到天明。

吴成,人称百变神手。是太蓬山景福寺里老方丈慧智的俗家弟子,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还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气功。在太蓬山一带,除了他师父老方丈之外,就数他的武功最高。

百变神手,意思是说他明明拿的是一根棍子,使的是棍招,但跟别人交手的时候,可以突然变成剑,枪,刀,斧等世上能看见的所有兵器的招数。都说,练武学艺,学一项才会精,但他却学会了十八种兵器,每一种都练得出神入化。最初他学的是棍,当他把棍练得出神入化的时候,看见同门师兄弟在练其他的兵器。他就站在一旁观看。他先看的是剑,接着是刀枪他一样一样的看下去,最后十八般兵器他全都看会了。除了棍法是老方丈教的以外,其他十七种兵器全是他看会的。他从没练过那十七种兵器,但那些兵器一到他的手里,挥使起来不低于一个练了三十年的老手。他无意中在师兄弟面前露了一手,被老方丈看见了,老方丈很是高兴,觉得他是五百年来罕见的、练武的旷世奇才。老方丈把他叫进房里,对他说了十八种兵器的要点。他全都记住,从此,他十八种兵器一起练。

每天从寅时起床,去太蓬山的读书洞练气功,之后就在读书洞里练十八种兵器。一直练到晚上酉时,才回去睡觉。老方丈见他练武如此痴迷勤奋,就派弟子每天给他把饭菜送进读书洞里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没过多久,他就把十八种兵器练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止步。他开始坐在读书洞里参悟怎样把这十八种兵器融合在一起使用。

一年后,他做到了。

跟别人交手的时候,明明看见打过来的是棍法,当别人迎上去的时候,就变成了刀法,剑法,枪法叫别人根本就无从应付,只能败下阵去。他把自己的棍法称之为无形棍,无形棍一共一百零八式,式式不离要害,招招取人性命。于是,他就有了另一个名号:无形棍吴成。

人人都说,世上只有丁超的刀才能破他的棍法,丁超的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八仙,白骨,刀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