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外一章 孔子小传2(2/3)

外一章 孔子小传2(2/3)

上一页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法家讲法制。儒家讲礼制。法制和礼制一直存在着竞争。作为国君一般倾向于法制。法制见效快,立竿见影。礼制有些太考验耐性了。

要知道学生们求学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当时的热门工作是当公务员,“学而优则仕”。但是要走仕途必须投国君所好。多数国君喜欢法家,那大家就自然愿意学法家。

儒家在当时不太好找工作。孔子作为儒家大师去齐景公那里应聘都没找到工作,何况他的学生。毕业生就业率低,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就读热情。所以孔子学校的学生比少正卯的少。

好在孔子非常博学,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谁有疑难问题都能在他这里找到答案。孔子在国内外的名气很大。有很多国外的学生慕名而来,这使孔子又找到了新的生源。

儒家精通礼乐。虽然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但礼乐并非一无用处。当时就有一位国君专门派人来他这里请教诸侯如何行冠礼。精通各种典礼仪式在当时也能找到一份工作。找不到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找技术工作嘛。

孔子在齐国期间虽然没在齐景公那里应聘成功,但在齐国大夫高朝子那里还是找到了一份礼乐方面的工作,至少养家糊口没有问题。只不过孔子志向高远,总想着进入仕途。

鲁国的权臣阳虎邀请孔子去他那里做官,被孔子拒绝。孔子阳虎跟孔子有过节。阳虎宴请士人时把孔子拒之门外让孔子耿耿于怀。再者,阳虎在孔子看来是乱臣贼子。一个家臣控制了他的主子,干涉国家大事,这是违反礼制的。

鲁国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国君受制于三大家族,人称“三桓”,“三桓”受制于家臣。在国内,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位大夫控制了朝政。在家内,阳虎和公山不狃等家臣控制了家政。国君在朝得听三桓的。三桓在家得听家臣的。鲁国真正说了算的其实是阳虎之流的家臣。孔子对这种乱了君臣纲常的事情深恶痛绝,骂他们是“陪臣执国政”。

孔子拒绝效忠于“陪臣”。

但是当孔子年过半百还没找到工作时开始有点着急了。

这时,鲁国公山不狃[ni]邀请他去做官。他动心了。

那时阳虎因为作乱被打跑了。公山不狃取代阳虎成为鲁国的权臣。

孔子打算接受邀请。但是他的学生子路不高兴。“子欲往,子路不悦”。他的学生子路劝他说,他们都是乱臣贼子怎么能去那呢?“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如果我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也就罢了,否则干嘛去他那呢?

孔子只好作罢。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也就是县太爷。鲁定公怎么突然想起任用孔子了,不得而知。没准是公山不狃通过鲁定公给孔子发的offer。

不管怎么说,孔子最终还是做官了。

孔子做了一年的中都宰。据史书上说,他做得非常出色。

《孔子家语》上说:“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做中都宰时,制定了生有所养,死有所葬的制度;提倡不同年纪的人吃不同的食物,干不同的工作;男女不能同行,各走一边;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会占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的装饰;下葬用的棺木,里面一层四寸后,外面一层五寸厚,并且以丘陵为坟,不再另起坟头和栽树。他这些制度实行一年后成为各国效仿的榜样。

很显然,孔子执政的指导思想是礼。他在中都定了很多规矩。孔子在中都所做的事情类似于现在的创建文明城市,不能说不对,只是少了经济建设方面的东西。长幼异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