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31章 勤工俭学(3/3)

第431章 勤工俭学(3/3)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贵精神。他们的行动,是近代中华民族在捍卫民族生存、唤醒民族意识的长期奋斗过程中一个不能忽视的一环。

1915年6月,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来到法国南部海滨的罗埃避暑,此后,蔡一家人便留居在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城。

这时,旅法华人的勤工俭学活动呈现出大发展的态势。一九一四年,李广安、张秀波、齐云卿等人,总结多年的实践,把“俭学”和“以工兼学”二者结合起来,“按实定名”,正式提出了“勤工俭学”的口号,并于一九一五年六月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该会的宗旨是“勤以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

“勤工俭学”一词由此开始。

前面说过,早在1912年初,李石曾、吴稚晖、张继、吴玉章等人曾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是帮助青年赴法留学为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以“节俭费用,推广西学,学尚劳动朴素,养成勤洁之性质”为宗旨,鼓励人们“兴勤俭乐学之风”,“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借以改革中国社会。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曾对这一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李石曾实际上是在法国的勤工俭学活动最早实践者。一九〇九年,李石曾、齐竺山等人在巴黎创办了生产豆制食品的豆腐公司,从国内河北高阳县招来工人三十余人。考虑到这些华工,只念过小学和私塾,不懂法文,工艺知识也差,为了提高这些人的文化知识,进而提高劳动效率,李石曾便让他们白天做工,工余从事学习。

这样一来,华工们既赚得了经济收入,又提高了知识和工艺水平。后来法国地浃泊人造丝厂需要工人,由齐竺山以“劝工公司"名义,从国内招来工人四十八人,也搞白日做工,工余学习,二者皆行之有效,于是提出了“以工兼学”制度。

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对此非常赞赏。他们亲自参观了地浃泊人造丝厂,赞扬华工“以工兼学”的做法,并撰写文章,在国内外刊物上加以介绍。声称“以工兼学”能使华工开阔眼界,赚得收人,受到教育,学到技术等八大好处。

“以工兼学"制的提倡,为那些家境贫寒而又想外出求学的人,提供了条件。使旅法工学的华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增加到了二百多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民国风云人物演义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