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隋第三世 > 第886章:议新堤,出险情(求票)(3/5)

第886章:议新堤,出险情(求票)(3/5)

上一页大隋第三世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它的作用是增加河道的蓄泄能力,有利宣泄洪峰流量;这种由四堤部分的大堤虽然浪费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在非汛期时,遥堤跟河道之间的缕堤、月堤、格堤长满牧草,可以起到放牧的作用。”

“这种长堤修到哪里了?”

“回圣上,自崤山余脉修到了北邙之间,之后的天然河堤,是沿黄河南岸绵延至荥阳的北邙山,有人为、天然河堤相连,河洛平原将不受黄河之洪荼毒。”

杨侗走到沙盘旁边,目光看向沙盘上的黄河流域,发现黄河两岸都堆砌起了新式大堤,“说一说这种长堤。”

“喏。”韦云起行了一礼,继续说道:“对于治理黄河,工部现在有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案,那就是在南北两岸各修一道大堤至海,这种新的南北大堤含有‘束河攻沙’和‘宽河固堤’两种理念。其中‘束河攻沙’是通过两岸大堤稳定河槽、缩窄河道,增大水流流速,提高水流冲沙能力,利用水力刷深河槽,避免泥沙淤积、河床抬升。与‘束河攻沙’对应的‘宽河固堤’则是通过两岸大堤之间的广阔滩区,减轻洪水对堤防的压力、防止洪水对堤防冲决,同时利用广阔滩区滞洪,减轻下游河段压力。能使游荡不定的河道固定下来,免得它动不动就改道。”

“‘束河攻沙’在枯水时节起到束水攻沙、蓄流通航作用;‘宽河固堤’在丰水时节起到防洪分流、固定河道的作用。所以两者是一种同时施工,且不相矛盾的工程。”

杨侗又见汇入黄河的支流、沿岸码头、港口也堆砌了新式大堤,便说道:“荥阳到入海口,全力一千五百余里,两岸便是三千余里,若是港口、码头,以及汇入黄河支流两岸也各修几十里,新堤少说也有四千余里了。”

“正是!”

“这工程量可不小啊。”

“圣上!当初王景受命整修汴渠。也就是今天的通济渠,他发现黄河河道游离不定,时常改道,引水口控制不好,使进入汴渠的水量过多,导致汴渠大堤也有溃决危险。于是他先修筑从荥阳板渚到入海口的黄河河堤,然后才着手整修汴渠,全部工程使用民夫数十万人,耗时一年之久、耗资百多亿钱。如今我们少了通济渠,却多出北岸大堤,工程长度与他相差不大。只不过新式大堤的工程量要比他多出了四五倍左右,我们若是用上数量相同的民夫,用时应该要五六年,耗资…自然也在五百多亿钱。不过……”韦云起嘿嘿一笑:“不过奴隶、战犯无酬劳,只供吃喝,所以耗资应该也跟他差不多。”

杨侗会意一笑:“听韦仆射的意思,是打算修这黄河大堤了?”

“当然啊!”韦云起说道:“从史料记载来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六七百年都没有发生过大改道,决溢次数不多,而我们这种缕、月、格、遥四堤组成的新堤,防洪能力比王景大堤强了不止数倍;一旦修成,至少可使黄河两岸黎民受惠千秋。”

杨侗皱眉道:“韦仆射可别忘了,我们还有引洛入汴、引黄入淮工程呢。”

韦云起拱手道:“圣上,引洛入汴自然要修,而且越快越好;至于东部地区的‘引黄入淮’工程,微臣认为可修可不修。”

韦云起的话几乎代表了大部分朝臣的想法,杨恭仁听到这话,施礼道:“开凿运河本意很好,但如今已有永济渠、通济渠、刊沟、江南河’沟通南北,东部那一条的确可修可不修;如果‘辽东—余杭’之间的物资实在着急走来北往,大可沿海行走好了。即便真的要修,那也应该分个轻重缓急,先把黄河大堤修好了再说。”

“圣上,臣附议!”皇甫无逸施礼道:“新运河涉及到河口排沙、河岸灌溉、湖泊蓄水、河道水闸、河床架桥等等问题,所有这些,若不详加考证,贸然动工,必将是条让人又爱又恨的恼人工程,等图纸完善,想必已是年后之事;与之相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隋第三世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