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2/3)

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2/3)

上一页1625冰封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由于豪格身份特殊,尼堪依旧让硕塞的人马看管着。

在硕塞的人马离开后,原本就跟在尼堪船队后面的两个军团也到了。

领头的是阿克墩,他这两个军团将是以后镇守九州岛的主力,它也将是包括九州、四岛省、四国岛三地的总督辖区的第一任总督。

先是熊本城,后是新赫图阿拉,九州岛最大的城池门楼上的牌匾又换了。

扶桑,是该城的新名字。

与这样的名字一同传开的还有一个传说。

“几万年之前,大地一片混沌,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叫扶桑部落,扶桑部落的酋长叫夸父,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做索伦,女儿叫做天照,后来天照成了日本列岛的始祖,儿子却留在北境,而尼堪,就是索伦的后裔”

对于此时的日本农户,如何分得清什么是扶桑,什么是索伦,什么是天照,当尼堪将熊本城改成扶桑城后,在不长的时间里,九州的日本农户就认同了这一观点。

不过,对于九州的日本农户,尼堪并没有让他们安安稳稳在此地种地的想法。

当运送阿克墩大军的船队抵达后,第一批强制迁徙的日本农户就要出发了。

他们的目的地也很明确,林中、安西、美洲。

而运送硕塞部的船只回来后,第二批移民又要开动,按照尼堪的规划,九州的农户在三年内要迁徙一半到内地以及上述各地,当地只留下一半。

而从内地会迁过来几乎同等数目的农户。

腾笼换鸟,这样的方式在大夏一直没有停歇过,比如耐寒的朝鲜北部的居民已经大量迁移到库页岛以及更北的楚科奇、勘察加。

这也是大夏国目前花钱最多的地方。

扶桑城。

待在以前豪格的“皇宫”里,尼堪正在对随同阿克墩一同前来的雅丹、王文慧说话。

“以往,我国每年的国家开支都在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嗯,三千万枚银币,从下一年度开始恐怕又要增大开支了”

考虑到尼堪最看重的孙秀节的身体,眼下,他趁着自己还年富力强,让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雅丹、罗承志、沈默三人轮番出任政务院总理一职,而让孙秀节长期担任副总理以及都察院都御史一职。

让他担任副总理,是为了方便他随时给这三位提点提点。

眼下就是雅丹担任政务院总理的当口,而王文慧还是担任通政使兼按察使,原本他已经卸任按察司的指挥使,先后由噶里和张文俊继任,不过最后尼堪还是觉得王文慧用起来顺手,便让他继续兼着。

王文慧,算是除了理藩院总理、枢密院枢密使、政务院总理之外大夏国高官序列里另外一股力量的代表人物。

平衡之道,就算是穿越而来的尼堪也未能免俗。

政务院拟旨,通政使盖章,故此,这两人联袂而来。

以往,大夏国的财政开支都在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左右,但由于大夏国已经按照一比三的比例颁发了纸币,正式称呼叫大夏银票,大宗交易已经改为大夏银票了,而针对民间的贷款业务也渐渐改成了大夏银票,大夏的国库依旧充盈的很。

大夏国先后两次截获了李自成、张献忠在北京、成都的存银,张献忠那批先不说,因为全部用到了地广人稀的四川一地的移民、种地(种子、农舍、牲畜,免赋五年)、长江一线水师的打造,截获的李自成那一批,总额本有八千万之巨,不过用的也很快。

由于地盘扩展的太快,又有从未停歇过的大量移民,三千万两白银很快就没了。

这下尼堪就知晓掌管一个庞大帝国的难处了。

于是按照后世银行的做法,以白银作为抵押物,以一比三的比例开始发行纸币,五千万两白银,便可发行一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1625冰封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