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57 醉翁之意 (二合一)(3/4)

457 醉翁之意 (二合一)(3/4)

上一页我成了大明勋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一秒的流逝着,很快来到了景泰元年四月初一。

推迟了一个月的己己科殿试,在这一天如期举行,三百名新科贡士迈着激动与期待的步伐,走进了这座令人无比向往的紫禁城,期望能获得皇帝的赏识跟钦点大魁天下!

沉忆辰担任过会试总裁,为了保证殿试的公正性,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再担任读卷官。

对于这点沉忆辰倒是无所谓,读卷官虽然有着举荐三鼎甲的权力,但却无法结下师生门人的情谊,毕竟三百进士理论上全部为天子门生,好处远远比不上有着座师名义的会试总裁。

就在殿试如火如荼举行的时候,沉忆辰与户部尚书金廉,正在激烈的讨论着该如何分配军饷,来保障数场战争的同时进行。

“沉中堂,内阁给陛下的奏章本官已经知晓,内容激进程度一看就是出自于你的手笔。”

“本官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算有着从南方运来的三百万米粮,以及充公的两百万两军饷,依旧远远不够赈灾加上开战的支出,必须从中做出取舍。”

去年的各种变故,让大明国库挥霍一空,加之今年又是内忧外患纷纷袭来,沉忆辰弄来的银钱看似很多,实则划分下去就远远不够看了。

正统朝时期源于明初建立的军户制度,就已经快要维持不下去了,想要保证各地军队的战斗力,必须实行募兵制。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武官有着两套军衔存在的原因,比如百户、千户等对应小旗、总旗,卫指挥、都指挥级别军官对应守备、游击等等。

募兵制就意味着钱粮支出要更高,除非你强拉壮丁否则平民百姓凭什么来卖命,就凭几句崇高大义的口号?

沉忆辰之前出镇山东、福建等内陆地方,以卫所制为主平均一个士兵饷银每月一石米粮就足够了。可放在九边这种高风险地方,招募的士兵待遇就得一两,相当于正常时期三到四石米粮。

而且单单发放米粮还不够,有家有小的还得每月发放两斤饷盐,布两匹,折合下来一年最少得十五两以上。也就是说不算战时奖励,想要维持住辽东军跟宣大两条战线十几万人马,足饷实发的情况下不会低于两百万两。

当然,按照明朝雁过拔毛的贪污克扣惯例,实际上到达底层士兵手上有一半就谢天谢地。

靖远伯王骥率领的南征军,同样有十几万人马,远征麓川的军饷花费不会低于边军,这又是两百万两银子预算。再加上还得赈灾济民,以及免除受灾严重地区的赋税跟青苗贷,至少得准备个百万两银子。

沉忆辰奏章中的宏伟蓝图,金廉觉得就是把自己这个户部尚书给卖了,都凑不齐三线开战所需的银钱,最多维持半年朝廷就得财政崩溃。

“刨除赈灾济民所需后,优先辽东军,其次南征军,宣大方面暂时以防守为主。如果还是银钱紧缺,先行拖欠宗室禄米与禄银,再行追缴官绅大户的挂靠田税。”

沉忆辰面无表情的说出这段话,其实他在内阁议事中提出计划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之所以还坚持在奏章中启奏,就在于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果然当沉忆辰这话出来,户部尚书金廉满脸震惊,宗室这群皇亲国戚属于惹不起的人物,个个都有通天的本事。并且当今圣上为了获得宗室支持,必须得优先照顾他们的情绪。

别说是拖欠宗室禄米与禄银,哪怕国库实在没钱,也得从内帑中优先拨付!

“此事绝无可能,再说就算拖欠宗室禄米与禄银,也不过数十万两罢了,依旧是杯水车薪。”

金廉直接否决了沉忆辰的建议,其实景泰元年这种明朝前中期,宗室支出远没到拖垮财政的地步,后期真正到影响到财政的,是那些不纳税的藩王庄田。

几十万两宗室俸禄,解决不了财政危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我成了大明勋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