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贞观俗人 > 第892章 北伐(2/4)

第892章 北伐(2/4)

上一页贞观俗人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皇帝几次对朝臣们表示,他要御驾前往幽州或太原坐镇,让太子承乾到洛阳去监国,而让魏王李泰留守西京。

皇帝在近来给秦琅的信中,更是提出要调秦琅北上,让他来负责一路战场,或统筹全军,或担任皇帝御营的大总管。

皇帝给秦琅透露,他计划是数路齐出,东到辽河,西起金山,在几千里的战线上,大唐将出动超过三十万的大军,而同时还要征召突厥、契丹、奚、吐谷浑、党项、西突厥、高昌等总共十八个藩国之兵,总共出兵将超过五十万,来一个泰山压顶,直接犁庭扫穴。

不过这个计划被秦琅认为不太可靠,因为兵调的越多,战线拉的越长,各军之间就越难配合,计划越容易有缺漏,同时后勤补给的压力也就越大,同时对国内农业等生产的破坏就越大。

当年杨广发兵一百一十余万进攻高句丽,再征数倍之民夫,规模空前巨大,史无前例,还御驾亲征,可这几十万大军却打的僵硬无比,尤其是后勤压力巨大,对民生破坏空前,最终可以说征辽失败,首败于兵过多,再败于皇帝乱指挥,三则是带来的后续可怕的民变,这些都导致了征辽失败以及大隋的灭亡。

秦琅始终认为,就算高句丽与薛延陀联手,可两家相距遥远,也不可能合兵一处,所以最终结果还是各自为战,大唐对他们,先要防守好边境,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择一二上将,统领一两支精锐之师,寻机作战,便可以了。

你搞个五六十万人,兵分十几路打进辽东或是漠北,这一路上人吃马嚼就能让你相当危险,更别说这么多兵,想寻找人家主力也是艰难。

高句丽人有强悍的山城防御体系,这些人最擅于防守,缩山城里躺个一两年都不是问题,唐军想一座座城打下来非常难,而且辽东很寒冷,冬天会是进攻者的一个大问题。

漠北则是太遥远,薛延陀人毕竟也是游牧民族,你大举征讨,他们打不过就跑,你人都找不到。

皇帝想征秦琅去,秦琅直接拒绝了,说如今岭南这边还动荡不安,他已经动员征召两万岭南精锐士兵,并六万岭南青壮民夫运送粮草等北上,还把北洋和东海两大舰队也都回防北上,又准备了许多钱粮一同运去。

至于说他暂时还要坐镇岭南。

他也反对皇帝御驾亲征,认为皇帝最多移驾东都洛阳就行了。太子可京西留守,但魏王泰留守不合适,一个年轻亲王凭什么留守?要留守也应当是选一二宰相辅佐太子留守才对。

出交州宋平城,入陇江顺流南下,再入支流白藤江,一路往几百里外的武安州太平城而去。

因为太平港的缘故,使的白藤江上到是航运繁忙,无数的商船客船往来。如今许多海上商船到交州,并不直接驶入交州港,反而是会先在海边的太平港依靠,然后再沿白藤江再经陇江到达交州港。

过去海船多数是走太平江或是直接从红河上溯交州城,如今那两条河道倒是显得要冷清了许多。

太平港和交州港一沿海一在内陆,倒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太平港现在成了大唐有名的霜糖制造和交易中心,还有棉花、棉布交易中心,这里还有盐、瓷等许多好东西,更别说附近不远还有鸿基港,那是一座煤港。

前依禁江,背倚太平江,还有一条武安河绕城而过,东面十里便是大海,东北角白藤江与禁江相聚汇入大海,这使的太平港拥有着得天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贞观俗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