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贞观俗人 > 第1150章 过江猛龙(3/3)

第1150章 过江猛龙(3/3)

上一页贞观俗人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而现在,朝廷完全掌握了盐,凭借着手中的全方面优势,把成本更低的淮盐、广盐运来,敞开供应,搞起了食盐专卖。

不论远近,每斗盐一百一十文钱,也不再需要纳米换盐了。

过去商人用二斗米换一斤盐,转头卖到百姓手中,一斤盐还要加价不少,一斤盐起码折五十文以上,但如今斗盐一百一十文钱,价格只有原来两成左右。哪怕是百姓不直接买官盐,去卖盐贩手里贩卖的,那也顶多只有过去三成。

而对于朝廷来说,有规模和运输方面的优势,加上淮盐广盐都是海盐,开采成本低,刨去成本和运输等的费用,其实也还能赚起码一斗五十文。

这还是食盐专卖下的高税了。

去年一年运进来的盐三十万石,朝廷仅这盐的利润就有十五万贯,看似不多,但是却能凭借这些盐控制整个黔中的经济,起到杠杆作用。

更别说,三十万石盐,背后还是上万人的运输产业,各个水陆码头,到处都是拉船纤夫、背盐工、船夫、马帮等等。

仅是顺州赤水河这条支流运输,通过五站接力,第一站牯牛船一百余只、艄公、纤夫二百余人,第二站滩险无法通航,改陆路,用驮马五六百匹,第三站又走水路,用船一百四五十只,第四道,长滩阻隔,陆路也艰难崎岖,驮马也不能行走,只能人背,有两千背夫,第五站,再改船运,有船二百只,纤夫和背夫一千余人。

这条运输线,一年五百只船,纤夫背工两千余人,牛马一千多匹。

可知运输不易。

而其间二郎滩周围六七十里,无论男女,都因为这条新兴的运输线而投入到其中,从七八岁的孩子,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都加入背盐、拉纤大军,就因为虽然背盐拉纤很苦,但是收入却很稳定,而且比之前高的多,起码出力气后能换到温饱生活。

一条赤水河运输线,不仅每年输入了无数的盐,运出去无数茶、矿等,也带动了周边无数百姓,提升了他们的收益,甚至许多附近山里蛮,也都主动的下山来融入其中。

许多盐民原本就是贫苦百姓,没有田地,为豪强地主们佃地放牧,生活艰辛,如今出卖力气背盐拉纤赚钱,然后就在码头买盐买米,比过去强多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贞观俗人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