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调教大宋 > 可能你不知道的事儿(1)——关于两个汉字。(2/3)

可能你不知道的事儿(1)——关于两个汉字。(2/3)

上一页调教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达解释说:“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也就是有士人操行的女姓称作女士,跟今天没啥区别。

还有“绅士”一词,也多误以为来自西方礼仪,其实也不然。

“绅”是士阶层系在衣服外面的,又大大长的带子。用大带子束腰,其余的部分垂下来作为装饰,这种服饰称之为“绅”。

而且

(知识点又来了,拿小本儿记上!)

而且绅的长短在等级缺点中有着严格的限制。

《礼记规定: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苍山一直觉得这里面说的是古制小尺,不然,大尺和现在的市尺差不多,三尺一米长特么个儿矮点都容易绊个跟头!)

总之,士的绅长三尺,官吏的绅长二尺五。

这里要解释一下,之所以士人要束绅,是要求他们恭敬谨慎,像绅一样自我约束。

(有点形势主义根源的味道。)

后世就把这个阶层称为“绅士”

好了,士字说完了,男人也就过去了。

开始说女人。

“士”是男人群体的一部分,那女人群体,又说哪一部分呢?

也挑了一个“丫”

准确的说,就是“丫鬟”

这个没有“士”那么多的知识点,只是“丫鬟”一词,在宋以前,不是侍女的称呼!!

说重点。

好吧,苍山得承认,我手里的《说文解字是精粹版的

没找着“丫”字(苦瓜脸)

字圣许慎的原稿《说文收录了9000多个字,老子嫌它看着脑袋疼,只买了一本儿精粹版用来装逼。

结果,特么真是精粹啊

一共就200多个字儿大窘!

不闹了,《说文找不着,可以从别的地方找。

(以下文字还是节选自许晖所著的《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许先生是大学文家,应该不会怪罪我这样的俗人把他的文字广而告之,当然,要是真有版权问题,好在离的比较近,都住大理。可以当面洽谈,苍山愿以清茶一壶,全当版费)

《广韵上解释为:丫,像物开之形。

《集韵:物之歧头者。

就是树木或物体的分叉。

在宋以前,丫鬟从来没有被当作婢女的代称。

丫鬟本来写作“鸦鬟”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李白有诗《酬张司马赠墨: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

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

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王绮注:双鸦鬟,谓头上双髻,色黑如鸦也。

头上双髻很像丫的形状,因此写作丫鬟。又因为是头上的发式,故又称丫头。

刘禹锡《寄赠小樊: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良簪翠翘。”

这是对青春少女的美称,没有任何贬义成分。

李商隐写有五首名为《柳枝的诗,诗前有一篇很长的序,也出现了丫鬟一词,指的是还没有嫁人的少女。

(说句题外话,《柳枝五首很有意思。

说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当然,也是婉约派大龙头,李商隐自己“聊骚”惹出来的故事

话说,洛阳有一个十七岁的小美人儿柳枝,有一次偶然品质到邻居李让山吟诵堂弟李高陷的诗作《燕台诗,立时文艺女青年的劲头就上来了,顿时为之倾倒,惊问李让山这是谁写的诗。

李让山据实以告,文艺女青年一听那郎君叫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调教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