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调教大宋 > 第292章 转炉炼钢(2/3)

第292章 转炉炼钢(2/3)

上一页调教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不等铁水冷却成锭,曾公亮就急不可奈地追问工匠。

工匠也是一脸兴奋,“还没上称,不过,过千斤是绝对有了!”

“而且,耗时只有原来的一半,所用火料也比之前省了好几倍!!”

赵祯闻言,笑着对唐奕道:“记一大功!”

大宋现在年炼钢量,大概是十到十五万吨。

别觉得这个数少了,工业革命之后,十八世纪末期的英国,钢铁的年产量才只有7.6万吨。

而转炉的出现,不只是把产量提升了上去,成本的压榨才是最为重要的一。

以大宋现有的需求量,年产钢铁十五万吨已经够用了,主要是成本。

省时一半,就说明,省了一半的人力成本。而火耗和燃料的进一步节省,就意味着大宋能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钢。

在冷兵器时代,钢铁不但是百姓生活必需品,还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狄青在唐奕身边小声问道:“这是熟铁,还是铸铁?”

唐奕得意一笑,“出炉就是相当于三十六锻精铁的水平,加以锻造,什么百炼精铁,都是浮云!”

狄青不信,“真的假的?直接就出精钢?”

“当然是真的!”

这个时代的钢,其实都属于炭钢。只不过因含碳量高低不同,钢铁的性能也不同罢了。

唐奕脑子里有很好的碳钢配比,直接出钢还真不是难事儿。

而且,不但能直接出钢,他还知道,锰钢等等合金钢的配方。想超越现有的百炼钢,不要太简单啊!

眼珠子一转,“过几天得空,看我给你打两件兵器,绝对天下无敌。”

狄青眼前一亮,“那就先谢过大郎了!”

唐奕想到了‘大马仕革钢’,要是能去印度抓两个铁匠回来...

那种传说中的炼钢手法,是不是就不至于失传了?

......

这边聊着,那边钢水冷却。工匠试过钢锭的成色,果然如唐奕所说,出炉就相当于原本三十六锻精铁的强度。

赵祯高兴坏了。

先不说经济效应,只是如此简单高效的工艺就足够了。他在设想,是不是把几十万禁军的甲胄先换装一个遍。

对此,唐奕是不同意的。

高炉刚刚建成,还有许多需要试验和改进的地方,等技术日驱完善,出钢的质量势必要比现在要好很多,没有必要这么着急。

而且....

若是做铠甲兵器,锰钢绝对比碳钢好啊!

不但强度更高,而且不易生锈,最最重要的是,锰钢的可塑性和铸造难度要比碳铡容易太多太多。

锰钢的脾气十分古怪而有趣:如果在钢中加入.5—.5%的锰,那么所制得的低锰钢简直脆得象玻璃一样,一敲就碎。

然而,如果加入1%以上的锰,制成高锰钢,那么就变得既坚硬,又富有韧性。

最重要的是,高锰钢加热到淡橙色时,就变得十分柔软,很易进行各种加工,是锻造兵器和铠甲的最好选择。

唐奕是打算把高锰钢弄出来之后,再让工匠试着研究冲压技术,制造一次冲压成形的板甲,到时候再给大宋军队换装。

赵祯自无不可,高兴得还半真半假地嗔怪唐奕,“有这等冶铁之法怎么不早拿出来,还做什么生意?”

唐奕苦笑,说起来容意,看起来也只是几个月就把大宋冶铁的技术提升了一大截。

但是,他背后付诸的努力,谁看到了?

这可是他从来到大宋开始,就累积技术和经验,又遍游全国寻找天然矿物之后的产物。

您老以为我开挂,张嘴就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调教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