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白首太玄经 > 第五十三章 上德不德,善恶尽失德(2/3)

第五十三章 上德不德,善恶尽失德(2/3)

上一页白首太玄经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瞪的滚圆。

他之前所谓的“吃不下”是真的“吃”不下了,喝了那么多酒,早已经撑得肚胀不已,所以才要装醉。其实以他的元神之力,即使喝的再多也不会失去意识,但他没想到一次装醉竟然听到这么骇人听闻的事。

这个岳不群竟然浪子回头了?或者说……他原本就并非什么恶人?

回想原著,岳不群开始的时候还是不错的,不然宁中则与他夫妻一场不可能没有发现。而那“伪君子”的名头,也是后来一一的显现出来的。可这“伪君子”做过什么危害天下的大事?就连定逸师太的死都是通过别人之口说是他下的手,可书中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写出来?难道就不能说是别人故意陷害或者误会?正本《笑傲江湖》中,没有任何一章写到岳不群杀了谁谁谁,反而是被大家看做正义一方的令狐冲与任盈盈,手底下人命不少。尤其是任盈盈,动不动就杀人,虽然刻画的她性格十分丰满,可动则杀人真的能是好人?岳不群整本书一个人没杀反而是坏人?

笑傲江湖是一个折射政治斗争的,而政治之中一个好人被诬陷成千古罪人这似乎并不难理解,这里面真的没有什么猫腻吗?

不过按照刚刚岳不群所言,他确实是起了坏心,只不过一直犹豫……所以他一开始并不是伪君子,而是随着时间不得不转变吗?

赵玄想到这里忽然一愣,好人坏人,真的能够一生不变?是非善恶,真的有那么重要?

说好听是非善恶是人定的,说难听那就是人们强加给别人的束缚。之所以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则是因为人类对善恶的定义。

人类普遍将善恶分为五等:

一、有意识牺牲他人利益而实现个人利益的人,是卑鄙的“恶人”;

二、无意识但客观上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人,是缺乏道德的“坏人”;

三、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无损于他人利益的人,是有道德的“普通人”;

四、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兼顾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是高尚的“好人”;

五、牺牲个人的利益,以追求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是伟大的“善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他人的利益”中的“他人”指的是谁?无可否认,就包括了提出和支持以上五的人。

他们为什要这样区分?

人们为什么要喜欢“善人”厌憎“恶人”?

无非是害怕“恶人”侵犯他们的利益,并且想从“善人”那里得到好处而已。

这是所有人类的劣根性!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人们开始抱“善人”大腿的时候,就是想有朝一日自己落魄,会有“善人”相助。而这个想法一出,人就已经失去了君子之风,失去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道德经》中提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是说“上德”之人,从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而恪守形式上的“德”的人,则已经“无德”。

可见真正的德行并体现在“善”与“恶”,当善与恶存在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已经失德。之所以要区分出善与恶,就是人类害怕被别人迫害,又想要寻求别人帮助的自私与懦弱的行为!

真正的君子,自力更生,需要别人的帮助吗?

正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如果连礼都失去了,那就只有用律法来约束。而所谓的“仁”、“义”、“礼”这三个“善人”都应该具备的条件,不过是失道失德之后的表现!

善人?恶人?

赵玄忽然发现自己十分可笑,自己早就想明白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什么还拘泥于善恶?那所谓的圣人,不就是所谓“善人”的极致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白首太玄经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