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零三章 潜移默化(2/3)

第四百零三章 潜移默化(2/3)

上一页钢铁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织,都不同程度的派出了人员,渗透新军,本就是他们在做的事情,1911年的革命,其中首义和冲在前线的,都是渗透在新军之中的革命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基石。

不过,这个在历史上,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一手推动了整个中国各种变化的举措,在包头,却没有奏效,并不是杨元钊注意到,专门的去防止,也不是冯玉祥用什么高压政策,冯玉祥本身就是同盟会的成员,让他转变的,不是什么人的话,或者是什么主义,让他转变的是事实,正因为这一点,对于部队之中的各种主义之争,他从来都没有去干扰,只是让他们对比和习,从包头的变化之中,找清楚原因,这种自己去对比,用实例来说明的,简直是起到了神奇的效果,这两年来,有不认可包头离开的,这些人只是极少数,他们离开,也并没有把包头的实力和情况给曝出去,剩下的,大部分都留下来了,成为了新军的中坚了,各种的主义,渐渐的在新军之中,失去了土壤,与其空谈,不如实实在在的,用自己的努力来做。

投身工业,制造世界上最强的产品,是报效国家;投身农业,用辛勤的劳动和科的种植,让每一个中国人能够吃饱饭,这同样是报效国家;而身为军人,努力的练好军事技能,提升军队的实力,保护好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净土,这同样是报效国家。

此时的新军军营之中,又一次低级军官考察团,300多名来到包头不超过2个月的军官,在同乡,故旧的带领下,进行一周一次参观考察,主要参观包头的市政建设,贴近民众,观察民众的生活情况,还有就是一些大规模的项目的建设,今天,是包头2环铁路线的建设,一环包括绥远,白云鄂博,等一些城市,二环直接扩张到了大同,太原,以包头为中心,完善的铁路系统已经基本就绪,太原和大同已经进入到了4小时区域,未来市民们的出行会更加的便捷,商业活动和货品运输,会更加的畅通。

一个标准的,整个人身上都透着军人气息军官,对一个还可以看得出是生模样,带着一丝单薄的年轻人说道:“宗明,怎么样,我说的对吧,包头这边,才是中国的希望,孙丈夫很伟大,他提出了很多卓越的注解,但是他更多的是空谈,你看他从来都没有讲过,获得政权之后,要怎么建设中国,要怎么赶超世界一流,包头什么都没有去说,只是踏踏实实的去做,借助着实业,积累资金,借助着强悍的师资力量,开启民智,让人民动的,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之下,立足于国内的,人民富裕了,商人富裕了,整个城市富裕了,家国才能够真正的稳定安康。”

话语平实,张举(字宗明)看着同宗大哥张园,心中一阵阵的感慨,他来到包头的2个月,看到最多的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他是留日生,在留日期间,加入了同盟会,感召与孙中山的号召,回到国内,伺机革命,2个月前,突然接到了张园的信,这才来到包头,本来是想在新军之中发展,顺便来感化大哥,却没想到,却是被大哥给感化了。

没来到包头之前,他或许会认为,包头同样是一片黑暗的地方,官商勾结,为富不仁,但是真正深入了解,却不禁为包头的强大而赞叹,杨元钊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几乎是以一手之力,在中国的西北边陲,建设了一个工业基地,无论是钢铁,还是机械制造,甚至是铁路和火车头,这些即便是日本都没有的东西,在他的手中一一的实现,这都是切切实实,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相反,他们的领袖,却在日本那边,对着革命指手画脚,提出的10万公里的铁路计划,根本就没有下,只是一句口号,而包头,却真正在做,现在听说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超过了2万公里。

两相对比之下,孰强孰弱,简直是一目了然,最关键的是,包头吏治清明,民众生活幸福,本以为温饱已经是天皇盛世的局面,在包头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钢铁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