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零七章 染布厂(2/3)

第二百零七章 染布厂(2/3)

上一页钢铁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墙隔开的,甚至将来,印染厂投产之后,也会分成两个体系,大宗的,比较平常的颜色,还是用染池,最多用机器加工一些,增加染色的效果,真正高端的,价值比较高,比较大的,还是依靠蒸汽印染。

关于印染厂的人员招募,已经开始了,在山西,陕西,河南等诸多的省份,大大小小的染布作坊,给印染厂提供了足够的人手,不同于三酸两碱,所需要的是以现代化为主的,染料虽然使用了化的合成,可是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中国有印染的历史,可以追诉到几千年前,即便是混合染色,也可以在古书之中见到。

普通的人员,是招募的重点,这个印染厂最起码会用到500人以上,远比几十个人的作坊来的大的多,八大晋商的渠道,还请来了一些大师傅,当然了,会利用到他们的经验,可是更多的,还是讲究科,用固定的标准和制度化标准化,降低随意性带来的损失,可能出现精品和极品少了很多,但是却代表着工业化的效率。

后世出现的不少古董,瓷器,甚至连后世的科技水平,都无法重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些精品的瓷器,一定程度上,是意外产生的,也是一个根本方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那个意外,所产生的浪费,远远比不上大量良品来的好,标准化和体系化,就是来做这个的,

印染池子弄好了之后,一些储存在仓库之中的棉布,就可以进行印染了,这些都是杨元钊专门留下来的质量比较好的棉布。

八大晋商,终于明白,杨元钊留下的布匹,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印染厂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他们是很清楚的,山西,从来都不是棉纺织业的主要地区,甚至连印染,也不是技术最发的,江浙一带这方面极为发达,甚至一些县,以印染为主要营生,大型的印染作坊,遍布整个县城。

之前说服他们,杨元钊就拿出了基于后世的衣料,鲜亮的颜色,直接的说服了他们,在知道了杨元钊的目的之后,当然是大力支持,谁都知道,成品,带颜色的花布,远比普通的布匹价值高的多。

可惜八大晋商的资金,都被纺织厂所占据了,要知道,纺织厂几千万的投入,晋商和侯家等大股东,占去了快2000万,这已经是他们能够抽调的大部分流动资金了,哪怕明知道因燃放比较的赚钱,也抽不出资金,除非销售固定的产业,这对于大家族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

印染厂,目前是一个一个大架子,包括的几个大型的车间和水泥的池子,在旁边,还有专门的温度计,这是杨元钊带来的另外一个大的改变。

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简单的温度计,可是这种简单的温度计,精确度不高,后世带来的,只是摄氏温度计,从零下到的100度左右的,好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印染,都不会超过100度,只要隔绝了部分的酸碱,就可以了,玻璃隔绝酸碱,一部分不被酸碱腐蚀的合金,作为温度的接触点,也是相得益彰的,合金和玻璃,都是一体机制作出来的,一个温度计,哪怕大一点,一点,也不占多少的看空间,更没有多少的重量,随便可以做出来的。

经过了实验室的精确计算,印染的适宜温度可以精确到5度之内,一般的情况下,都在20-30度之间,这也是以往大师傅们,借助着经验和肉眼可以判断的关键,现在,实验室标准化了体系,每一步,每一次浸泡,甚至是翻来覆去,都有一套标准,任何人只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就可以做到以前大师傅能够做到的事情,甚至更强,毕竟,肉眼和经验,在某种情况之下,也会骗人的,再强悍的大师傅,偶尔也会失手,也会因为错误染错了布,甚至是造成巨大的损失。

科却不会,保持一定的温度,在固定,经过了多方面实验,最终得到一套成熟的方法的帮助之下,严格的按照规定,就可以合格的染出质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钢铁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