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个任务 一(2/3)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个任务 一(2/3)

上一页钢铁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晃的李明生的名字,让猜中的杨元钊有些无奈,这个标准也太高了,在杨元钊看来,李明生几乎是水泥厂的全才,对于水泥厂的很多领域,都有极为深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面,甚至还有开发的能力,可惜一体机的任务系统不管这个,这样水准的,只是一个技术员,其他的大师傅,也不都是技工,最少,在技工要求之中,符合条件的技工只有12个,其中大部分是一级技工,只有3个二级技工,三级技工,几乎一个没有。

要知道,水泥厂的兴建,从各地都招募过来不少的人,其中大师傅足足有21个,加上砖瓦厂的大师傅,这些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快30个了,很显然,只有不到一半的数字,也就是说,大师傅都达不到技术员的水准,这样25个工程师,200个技术员,还有众多的技工要求,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有了对任务直观认识,杨元钊忍不住头疼了起来,三酸两碱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化分子式,提炼的步骤,甚至一些大致的工业生产东西他都知道,甚至之前去上海的时候,也复制了一两个小型工厂,这些在他的一体机之中,都有图纸。

可是那些小厂的规模都不打,以中国目前的科技和发展情况,小规模的拥有一个作坊,也就可以了,大规模的拥有重化工工厂,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做的那个小型发电厂不算数,这些小厂,恐怕也不会算数,那些小厂,都是以作坊或者是稍稍拥有机器的存在,即便杨元钊想要扩大,也无从扩大器起。

这样想来,三酸两碱,最起码需要正规的企业,还需要坐镇一两个工程师和一些技术员,完全是正规的企业,甚至恐怕连产量都不能低了,投资更是巨大,否则,绝对不会得到一体机的认可。

这些,看起来简单,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中国不缺人,缺德就是人才,真个中国,合格的工程师,恐怕全国,都未必有几十个,至于技术员,稍稍多一点,洋务运动培养出了很多,可是真的要把这些技术人员全部都招募过来的话,恐怕整个中国的工业,都会干不下去了,停工的停工,破产的破产,就跟李明生一样,还只是一个技术员,上不到一个工程师的水准,可是启新洋灰场少了他,最少运营上面,会起一点的问题,甚至连产量和质量也会下降。

难不成,真的没办法,把目光投入到中国国内,只有把目标投向国外?

日常任务,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第二个任务,仿佛一瞬间,给杨元钊敲响了一个警钟,给的任务点非常的丰厚,可无论是之前的棉花任务,还是现在的五小任务,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棉花的任务,最少需要到冬小麦种植的时候,才可以完成,最起码也是三四个月之后了,至于五小,则没有个大半年的时间,绝对无法完成,前提还是从欧洲和北美,招募到了足够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然只能够自己培养,想到一个李明生才不过是一个技术员,就知道这个工程师的标准到底是多高了,恐怕国外的所谓工程师,甚至大毕业生,都未必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平复一下内心,不管如何,任务系统,总是多出来的系统,在原有的分解的程度上面,增加一体机的解开程度,伴随着生产的倍增,还有造物的尺寸的增加,现在四米乘以四米的尺寸,足以让拖拉机可以一次性的成型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增加拖拉机的出产率,这样对于未来,可能占据整个包头,甚至辐射到外侧黄土高原的土地耕种,都会有巨大的好处,多了一个拖拉机,可不仅仅是方便这么简单。深耕之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地的肥力,让土地的利用率更高,这对于植物的生,有着巨大的好处。

只是一次提升,就可以带来这么大的好处,未来第五级呢,8米的宽高,一定程度上,是庞然大物,拖拉机的整体出现,大型的载重汽车,甚至是一部分的坦克,都可以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钢铁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