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744章 算是赢了(3/3)

第744章 算是赢了(3/3)

上一页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略加考虑,赵昺虽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毕竟自己是皇帝,不是可以恣意妄为的普通人了。可他还是坚持等上一天,待得到赵孟锦方面的消息后再行。谁知人真不经念叨,没到中午那边就有消息了,昨日赵孟锦和刘洙领大军破江阴后,水陆两军沿江溯流而上,还未到丹徒,润州官员便派人前来请降,估计后日便可到达建康城下。

赵昺这些没说的了,由于湖州已被收复,便乘舟出太湖,顺东苕江向南直驱杭州,陆秀夫和张世杰前出十里迎驾,驻跸于钱塘县。而此时杭州城下已经聚起护军及五师共约五万之众,号称十万大军将杭州团团围住,先礼后兵遣使入城招降,一旦谈崩就开始攻城。

既来之则安之,赵昺知道战争不是儿戏,而杭州作为故都是必须拿下的,而此也将成为自己苦营多年的转折点。但是作为元朝征服宋朝的象征,他估计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做好打的准备,便召集众臣商议如何攻城,勘察地形,绘制详图。并设法寻找了解城中情况的人士了解城中情况,他也很快进入角色,对各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研究和确认,这也让他对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现代的杭州大家一听就知西湖、灵隐寺、岳飞墓及雷峰塔等等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却单单没有一个人会提及这里曾是南宋的都城。其实早在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而那时现代的杭州市区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江滩,西湖尚未形成。

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到了东汉,这里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一条海塘,将部分水面与海隔断,成为内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湖已形成,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钱唐置杭州,杭州作为地名自此始。此后杨素建杭州城,城垣东临盐桥河,西濒西湖,南达凤凰山,北抵钱唐门。

五代十国时,杭州成为吴越国京城。吴越王钱氏曾先后两次扩建杭州城,使杭州城区扩大了一倍。直到南宋定都杭州,改称临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第一大州。时杭州有十三座旱城门,另有五座水城门。

南宋城垣,也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是皇帝所居的皇城,出于建国初期国力有限,只能节俭建皇城,加上凤凰山为杭城制高点,便于控制全城,和风景优美等原因。所以赵构选吴越国王宫遗址修筑皇城。绍兴二十八年筑成皇城,周围九里。因座落在地形起伏多变的凤凰山丘陵地带,故宫内各种建筑均随地形而建,布局显得错落有致,灵活多变。

南宋外城是首都临安的城垣,赵宋王朝因首都人口倍增,用地需求增大,故将东部城垣向东扩展。初建的杭州城墙,共有旱城门十三座、水城门五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还有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水门的修建,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