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622章 死打(3/3)

第622章 死打(3/3)

上一页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头一次经历这么激烈的攻防战,可以说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没有更多的经验积累,又能告诉他们什么呢?于是有些含糊不知如何作答。

但是赵昺想了一下,敌军被迫采用密集的冲锋队形,正是因为在突击面上形成了需要大量的兵力兵器与狭窄的冲锋道路之间的尖锐矛盾,当然恐怕也是苦于部队装备不好,火力组织能力太差,干脆直接冲锋展开近战,以期抵消敌军占据地利的相对优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这个矛盾入手。

赵昺反过来再想,采取多路密集队形是为达到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的突击队进入突破口,然后以足够多的兵力兵器攻入纵深,撕开突破口,而对于突破口附近幸存的守军而言,多个梯队密集队形一波波的进攻,毫无疑问正是他们记忆中的梦魇。但是‘人海’战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奏效,他以为主要还仍要归功于贫弱的守军火力。

由此赵昺想到前世在吧里广泛争论的帖子,那是有关解放军人海战术的,对此是有褒有贬,当然那时自己也参与其中。现在想来都觉的可笑,简直就是一帮没有上过战场的小白们自说自话,妄自评论,不过那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却也是引经据典,复盘旧貌,虽最终谁也没说服谁,可想想对于当下的自己却不无益处。

那时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也处在配不齐枪、子弹少的可怜的状态下。基层指挥人员大部分未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大量来自农村的红军士兵在参军后才开始扫盲,任何复杂的战术配合都无从谈起。其自然的结果,就是在进攻中偏好简单的密集队形。指挥员也要求,甚至鼓励突击部队用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在第一线应展开优势的兵力,以期一举决战。

制约近代中国步兵战术的这些要素同样适用于国军军队。对于处于同样水平的国军,红军这种战术百试不爽,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是进入抗日战争后,面对射击技术良好,火力占优且弹药充足,战斗意志顽强的日军,八路军密集队形就收获甚微,且会导致极大的伤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初次对阵美军的志愿军还抱着打美械国军的想法。

在二战中经历了高强度对抗后,美军无论是自动火器、弹药数量,还是组织绵密持续的火网的能力都远优于国军。由于敌人火力强大又有空中优势,指挥员往往仍本能的把突破口选得小一些,这一切往往都会造成志愿军最大程度的暴露了进攻队形过密的老问题,为了胜利往往不得不承受极大的代价。

“敌军进攻队形密集、紧凑,是为了保证攻击力的持续性,因而我们不但要重视近战,还要注意打击敌军的后续梯队。在远程火力上我军拥有弩炮和火箭,这就可以进行大纵深的打击,使敌多梯队的攻击队形在接战过程中即受到全面的火力杀伤。”赵昺整理了下思绪,组织了下语言言简意赅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要对后方敌兵实施不间断的打击,削弱他们的实力,这样一来即便敌前锋突破了我们的城围,而后续兵力增援乏力,也难以扩大突破口,向我纵深发展。”庄思齐听罢琢磨了下说道。

“不错。”赵昺点点头道,看来自己的表述能力还行,其能很快理解了自己的用意,“在打击敌后援的同时,还有敢于在近距离集中火力打击敌人,弓箭手集中向敌射击,掷弹兵向敌队形密集之处同时投弹,以求最大的杀伤敌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