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 藏国 > 第74章 新房新家(2/3)

第74章 新房新家(2/3)

上一页藏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并没有告诉他们,李邺是后来才醒悟过来。

一旦爆发战争,敌军进行攻城战,一般靠城墙的房子都会被守城军队强行拆除,这才是大家不愿买靠城墙房子的真正原因。

不过在李邺记忆中,安史之乱压根就没有攻城,潼关失守,天子李隆基就带着杨贵妃逃了,叛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长安。

一直到唐末黄巢之乱,长安城也最终遭遇了灭顶之灾,那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了。

李邺的新家没有朱漆大门,也没有高墙,但比永和坊要好得多,围墙有两米高,用青砖砌成,木门约八成新,挺厚实,装有青铜门环,上面有黑瓦门头。

门前铺了青石,用两段宽厚的条石做门槛,左右各有一座五十公分高的抱鼓石,门头下可以遮风挡雨,算是一座典型的中产人家房舍。

门没有关,李邺推门进去,小黑一阵风似的冲到他脚下打转,汪汪叫个不停。

“怎么了,不习惯新家吗?”李邺蹲下来,拍拍小黑的脑袋笑问道。

小黑跑到墙边,扭头又向他叫了两声,李邺才一拍脑门,自己忘记给小黑挖狗洞了。

不对啊!一般院墙都会留有狗洞的,否则青砖砌成的院墙让自己怎么挖?

他上前细看,果然有狗洞,只是被碎砖堵死了。

李邺找来一块大石头,狠狠地敲了几下,碎砖被敲掉了一块,其他碎砖便松动了,直接把它们抠出来,一个狗洞就出现了。

小黑欢快地跳了两下,直接冲了出去,一溜烟没影了。

李邺站起身,打量他们的新家,他们家已经不能叫院了,前后两进,应该算小宅。

院子不算小,南北向很狭长,右边紧靠城墙,城墙根下搭了一座马棚,李邺把骡子拴在棚子里,棚子旁边的角落便是茅厕。

院子的另一头是厨房,前面是一口水井,还有一条排水沟,一直通往坊内的小河。

然后正面便是长长一排房子,一共有六间,最右边靠茅厕那一间不好住人,用来堆放杂物,其他五间其实都是下人房,目前都空关着。

李邺觉得他们家还需要大水缸,至少买十只大缸,放在墙边。

中间是过道,通往后院,后面便是他们的住处了,中间是天井,地上铺了石板,正中花坛内种了一棵很老的枣树,至少有几十年的树龄。

树很重要,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小户用柴,商人求财,大户教子为才。

正面三间大瓦房,两侧各有两间屋,屋檐下还有走廊,把这七间屋连为一体,这条走廊也是李邺最喜欢的地方,虽然有点紧凑,但颇有几分大户人家的感觉。

正面的三间瓦房一间是客堂,一间是起居房,就是吃饭的地方,还有一间是母亲的配药密室。

左边两间是母亲和木大娘的房间,右边靠城墙的两间归李邺,用裴三娘的话说,儿子还是要去读书的,需要一间书房。

“邺儿,什么时候回来的?”木大娘从房间里走出来。

“我刚回来,大娘,我马上要出去,午饭就别管了。”

木大娘和裴三娘都没有吃午饭的习惯,也是为了照顾李邺,木大娘才多做一顿午饭。

“那好吧!如果肚子饿,锅里有馒头,先填填肚子。”

“我知道了!”

李邺回房取了一对香炉和铁椎,装在一只口袋里,他拎着出门了。

程家在长安怀德坊,紧靠西市,距离他们老房子永和坊倒不远,但和他现在住的常乐坊正好是两个极端,他得穿过整个长安城。

程咬金的孙子程伯献官任右卫大将军,和高力士关系极好,但程伯献在开元二十六年已经去世了,现在是他长子程若冰当家。

程若冰在东宫为官,出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藏国章节列表下一页